1.语言认知发展慢
必须具备有使用符号的心智能力方可学习口语,同时必须注意、了解各种语言符号,并将之与事物联结、类化、保护在记忆中,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扩大理解力,促进语言发展。弱智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便显得有困难,包括:
*注意力不集中,难与他人保持目光接触
*集中能力散漫,与他人共同专注的时间短
*不懂形象化地玩弄玩具
*难以用手势、身体活动来表达
*难以模仿动作、叫声、说话
*沟通动机弱,缺乏主动性,多依赖提示
2.理解困难
弱智儿童在听懂别人的话语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出现语意异常,往往造成答非所问、词不达意的情况,问题可能在以下各方面:
*不明白常用名词:像日用品、人物名称、地点
*不能遵从前、简单的动词指令:像{拿……。}
*不能回答疑问句:像:{什么……?哪里……什么……}
*不明白抽象概念:尺寸、空间、颜色、数目、形状
3.表达困难
弱智儿童在用外在形式表到自己内在需求、愿望、感情、思想等方面有困难,如:
*没有发声能力,只用手势、身体动作、图画来表达。
*只发出声音,缺乏常用词汇:如“啊”声表示想吃。
*词汇匮乏:所用的词汇少,很少用比喻或抽象概念词汇。
*只用单词表达,并以名词为主,如:“我想吃香蕉”只说“香蕉”
*语法异常:句型简短,结构不完整,或语法有颠倒、混淆、省略等现象。
*只重复别人的话,象鹦鹉学舌。
4.说话表现
能说话的弱智儿童在他人听起来也可能出现以下的情况:
*构音异常:包括声母、韵母、声条、声调的发音错误
*语畅异常:说话口吃、急促不流畅
*声线异常:包括音质、音量、音调、共鸣异常,像长期声音沙哑、声量过大或过小、声调过高或过少、声调过高或过低、鼻音过重。
研究一般儿童的语言习得,我们会发现:儿童的语言最初并不是从正规的学习(如认读卡片、面对面模仿发音)开始的,而是经过了从出生到八、九个月生活中各种体验与语音的同步刺激之后才逐步建立了对不同语音及其意义的辨别,同时自身也不断地试图发出与亲近人相同的声音,这种声音随着分辨的精细化而逐渐代表了与周围共同的意义,儿童的语言系统由此随着经验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完善。所以语言的学习是从出生开始的,是伴随着感知生存的环境开始的。
大脑和构音器官的正常发育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先决物质条件,但后天语言环境的提供才是语言持续且不断提升的源泉。
怎样听懂别人的话,理解别人的心情,并能够向别人表现自己的需求、愿望、思想?最主要的就是要逐渐能理解语言,能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沟通。